隨著關鍵組織基礎設施轉向云并更多地依賴互聯網網絡服務,網絡必須具有彈性,能夠在正常操作中出現故障和挑戰時提供和維持可接受的服務水平。彈性支持原則從容錯、冗余、可用性和網絡多樣性的支持因素開始。今天,我們更深入地了解網絡可用性、冗余、彈性和多樣性的推動因素,它們彼此之間有何不同,但仍然相互關聯。
網絡可用性
網絡正常運行時間是衡量客戶端如何無縫訪問網絡上可用的資源(如服務器、打印機)的指標。網絡可用性計算基于兩個關鍵值:
- 網絡正常運行時間
- 給定期間的總持續時間
- 它在組織內不斷受到監控,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其托管服務和應用程序的可用性。確定整體可用性和正常運行時間需要跟蹤網絡設備的配置錯誤、CPU 過度使用或其他可能導致網絡速度減慢和故障的性能問題。通過構建關鍵組件的冗余、它們的多樣化以及自我恢復和自我修復的彈性系統,可以進一步提高網絡可用性。
網絡冗余
在網絡冗余中,備份網絡資源用于最大限度地減少或防止因停電、硬件問題、人為錯誤、系統故障或網絡攻擊而導致的停機時間。需要運行關鍵的核心網絡服務并構建重復的網絡基礎設施才能實現冗余。
它確保有多個數據傳輸路徑可用于將流量路由到備用路徑。如果一條路徑由于任何上述因素而失敗或變得不可用,則始終存在備用路徑。但是冗余并不一定意味著您完全可以避免網絡中斷。因此,我們還需要查看其他促成因素,以了解它們發揮的作用。
網絡彈性
冗余作為增強彈性的一種措施,允許對可能影響系統的變化做出主動或被動響應。彈性要求可能是多種多樣的,并且可能會不斷發展,特別是在動態和可擴展的環境中,一個系統的任何故障都會對整個服務鏈產生級聯效應。
彈性在本質上更具預見性,涉及故障預測、隔離受影響的組件、針對潛在故障提供保護、消除故障并啟動故障狀態恢復以及將系統恢復到最佳性能。彈性是根據任何給定實例的系統可用性來衡量的,具有故障發生的頻率或延遲以及從故障狀態恢復的速度。
網絡多樣性
重復或備用實例并不意味著組織網絡受到完全保護,因此網絡多樣性在這里出現。它將網絡冗余提升到一個新的水平,同時在另一個數據中心或云中的不同路徑上在地理上復制網絡基礎設施。
地理上多樣化的網絡可以在一個地點抵御自然災害,例如天氣事件、施工和局部事件。如果冗余站點位于不同的城市、州或地區,則事件同時影響兩個位置的可能性很小,但是要實現近乎絕對的彈性,可以選擇基于云的災難恢復解決方案。
結論
簡而言之,雖然網絡可用性、冗余、彈性和多樣性似乎彼此不同,但它們是彈性學科的重要組成部分,因為冗余是為了容錯,多樣性是為了生存能力,彈性是自我修復和從故障中恢復,最終目標是以無縫方式實現網絡可用性。